光伏板塊從6月下旬一直上漲到9月底,期間漲幅巨大,更給長期投資光伏的投資者帶來豐厚利潤,而從10月開始,光伏板塊開始調整,現在已經1月有余,后期何去何從,更是投資者關心的問題。
鄙人認為,光伏從10月開始的調整浪,是對前期(6-9月)主升浪的修正浪,而非否定浪!為什么這么說,我們一起來看看光伏的長期增長邏輯。
首先,能源轉型背景下,電力將成為核心能源載體,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從2017年的20%增長到2050年的 近50%,同時,全球總量增長一倍以上,按此計算,2050年電力將翻兩翻。在多種發電模式中,可再生能源發電又將成為主體,到2050年,占比將提高到86%,其中光伏累計裝機量將到8519GW,同比2019年裝機量(627GW)有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。
光伏產業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同步參與國際競爭,并取得領先地位的行業。麥肯錫全面對比中美33個行業創新實力 ,中國光伏行業表現最為突出 ,具體有以下幾點:1、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已經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,累計裝機量已連續5年位居全球首位;2、產業鏈基本實現國產化。多晶硅產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之首,組件連續13年全球全球之首;光伏專用設備市場規模達到250億,占全球市場的71.4%;3、全球化布局,在2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建廠,產品出口至近200個國家和地區。
其次,政策引導。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:習總書記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2020年10月13日,韓正在生態環保部召開座談會:要圍繞落實我國新的二氧化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,組織編制“十四五”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,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,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,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。
最后,也是最最關鍵的,是光伏的平價化,受益于技術升級,度電成本快速下降,光伏發電成本從2010年至2019 年,已經下降82%,降幅遠遠超過風電,現階段,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至傳統火電同一水平線,這是光伏替代傳統能源的最根本邏輯。從長期來看,產業鏈上各環節成本的下降疊加組件效率的不斷提升,到2030年,光伏的全球加權平均LCOE(平均發電成本)將降至0.040美元/千瓦時。
短期來看,光伏板塊經過前期主升浪之后,會通過中級別的調整浪來修正,調整到位的時間窗口有可能落在12月中下旬,投資者可利用回踩機會積極布局。